由劉恪李世民擔任主角的軍事歷史小說,書名:《抽取天命,氣哭三皇五帝》,本文篇幅長,節(jié)奏不快,喜歡的書友放心入,精彩內(nèi)容:指?。恳娪钗馁澣绱?,周賈不由得打了個寒顫他有野心不假和宇文贊有過事前接觸,也不假但涉及到廢立之事,著實沒有什么經(jīng)驗不過餓死膽小的,撐死膽大的他敏銳的覺察到,這封衣帶詔,是一個極為難得的機會城中世家大族,可不僅僅宇文氏、周氏、吳氏、鄭氏四家甚至放到整個瓊州,這幾家都實屬上不得臺面可一旦把握住這個機會,得以把持朝政無論后續(xù)這瓊州城是大漢的,...
抽取天命,氣哭三皇五帝 精彩章節(jié)免費試讀
劉恪剛帶著趙寧領軍出城,張淮陽就已經(jīng)得到了消息。
昨日只差半刻鐘,他就能趕到瓊州城,只可惜最后還是功虧一簣。
張淮陽知道自己得擔很大責任。
折了兩萬兵馬,還有乞顏石、乞顏亨兩人,再加上之前的乞顏構(gòu)和一萬騎兵,雖說事出有因,但終究還是對東胡南軍造成了不小損失。
那位昭武帝,確實有能力。
不僅武藝過人、奇計百出,更讓人佩服的是,敢于和士卒出生入死。
而且在鼓舞士氣方面相當有一手,每逢出戰(zhàn),只要在陣前一通妖言,就能讓漢軍士氣提升三成。
還能心甘情愿為手底下的將領,吸引乞顏石的箭、乞顏亨的刀。
將自己當做誘餌,去換取更大的戰(zhàn)果。
更離譜的是,由于出身民間,所學頗為駁雜。
會做法,會挖地道,行事不循規(guī)蹈矩,很難讓人猜到他下一步的動作,饒是以張淮陽的穩(wěn)健,都有些頭皮發(fā)麻。
如果用看待將領的眼光來評判,可以說是古往今來,最具意外性的名將。
這樣的皇帝,放在哪個時代,都絕對是一個文武雙全的明君。
就算是在春秋戰(zhàn)國那樣的亂世之中,也說不定會有一統(tǒng)天下的機會。
不過張淮陽并不打算以此為自己辯解什么,夸贊敵人毫無意義。
他只是將大漢新帝登基后,所發(fā)生的一切,事無巨細寫在奏疏上。
當年就是東胡大可汗一手提拔的他,現(xiàn)在大可汗雖然身體不好,但張淮陽依然相信大可汗能做出最正確的判斷。
暫且敗上一陣,算不得什么。
只要瓊州三郡在他們手中。
只要劉雉兒手中仍舊只有瓊州城一城之地。
大漢遲早是要敗亡的。
最直觀的就是兵源、糧草。
東胡南軍折損兩萬兵馬,能立刻從郡城后備軍中補員。
糧草損失,也能從郡城中再度調(diào)集。
他們耗得起,大漢耗不起。
“報,將軍!”
正寫著奏疏的張淮陽,抬頭看了眼來人,將其引入帳內(nèi):
“是楊太師的消息嗎?”
楊仲一直都和東胡有聯(lián)系,甚至比宇文氏更高端一些。
因為和他聯(lián)系的人,正是東胡南軍主帥,張淮陽。
張淮陽其實心里一直都很奇怪,以昭武帝的手段,應該早就識破了楊仲的立場,而楊仲竟然沒有跟著乞顏構(gòu)一起死,反而活到了現(xiàn)在,真是匪夷所思。
“有何消息,說吧?!?br>
那探子便道:
“漢人皇帝將《治民疏》給大臣們傳看?!?br>
張淮陽不解:“治民疏?”
探子拿出一封信:“這是楊太師的抄本?!?br>
張淮陽接過抄本,看了看,大為感嘆:
“也不知是何人所作,確實字字珠璣,頗有才能,只是......”
“有些不合時宜了?!?br>
張淮陽不是世家大族出身,東胡之中,門第之見相對于大漢,要淺的許多。
不過他也很清楚,大漢的世家門閥,強勢到了什么地步。
從高皇帝喊出“與天下豪士賢大夫共定天下,同安輯之”后,大漢就注定會有這么一個不穩(wěn)定因素。
當年王莽篡漢,就是借用了世族力量,而光武皇帝復興大漢,又是借了世族的力量,皇權(quán)在變,世族的力量卻沒變。
昭烈皇帝再興漢室時,那門生故吏遍布天下的汝南袁氏,更是直接登基稱帝了!
各地世家豪族根深蒂固,誰都能在亂世之中舉兵,成為一方勢力。
皇帝有能力有手腕的時候,這些人會是治理天下的助臂,皇帝沒能力,水平菜,這些人就是社稷蛀蟲。
在張淮陽看來,新登基的昭武帝,屬于有能力有手腕的一類皇帝。
但目前大漢的一城之地,根本支撐不起這樣強勢的皇帝。
說句不好聽的,大漢會亡,世家亡不了。
張淮陽將抄本放到一邊,沒意義的東西罷了:
“皇帝是打算按著這封奏疏,來改革了?”
如果真是這樣,他反倒還要感謝獻上《治民疏》的人才。
都不用強攻瓊州城,連圍城、斷糧都不要了,等著瓊州城里的世家獻城就行。
皇帝手里是有兵,但這可不是天下大定的和平時期,還有著外敵!
東胡人手里,也有兵,更多,更強的兵!
要知道就算是東胡人,打下州郡之后,大多也是劫掠世家,而不是屠。
即便屠,也是屠幾家留幾家,讓那被留下的幾家感恩戴德。
以至于在東胡大軍的強勢,以及心中的恐懼之下,才有后來的世家貴族舉城投降。
探子道:“并沒有,漢帝只殺了三個大臣,在朝堂上哭鬧一番,發(fā)了通脾氣?!?br>
說到這里,探子心中還有幾分嘲笑,好好一個皇帝,竟然在朝堂之上跟個小孩子一樣哭鬧,難道是想要博取同情嗎?
他繼續(xù)道:“然后漢帝讓人拿了一堆從宇文氏家中搜出來的書信,給大臣們看了,表明不再追究,最后一把火全燒了?!?br>
“燒信?”
張淮陽并不是很意外,昭武帝是在效仿先祖。
當年大漢的光武皇帝,在討伐河北王朗時,收繳文書,截獲手下和王朗交往的書信大幾千封。
光武皇帝就沒有多加理會,直接付之一炬。
既然不可能對每一個人都信任有加,引為心腹;那么自然的,也就不該要求每一個人都對自己肝腦涂地,奮不顧身。
“之后呢?楊太師來信,必然不是為了這些小事。”
也就是昭武帝效仿先祖,表明造反的只有那幾家,其他人一概不追究,用來安定朝中人心。
如果加上一開始的《治民疏》,可能是想再敲打敲打世家門閥,抬一手寒門,讓朝中有更多的自己人。
確實有手段,在保證朝堂安定的情況下,不斷從世家大族手中安插自己的親信。
探子咽了口唾沫,手指握拳在手里搓了搓,繼續(xù)道:
“漢帝要御駕親征?!?br>
“嗯?!?br>
張淮陽輕輕點頭,東胡兩次大敗,都是昭武親征,吃著甜頭了,繼續(xù)親征,也很正常。
“三千人,取瓊州三郡?!?br>
“嗯。”
“嗯??”
任憑張淮陽再怎么穩(wěn)健冷靜,此時都愣住了,有些失態(tài)。
好一陣子后,他才緩過勁來,揉了揉眉心,一陣沉思。
隨后找來一張地圖,默默測量考究了半天,又招來幾個瓊州本地的漢人,詢問再三,才露出一抹古怪之色:
“沒有任何特殊的地形,那么還是想挖地道?”
經(jīng)由瓊州城中不斷傳出來的情報,他已經(jīng)知曉,大漢之中那位擅長穴攻的將領,就是皇帝本人。
穴攻能守,更善攻,一個精通穴攻的將領攻起城來,確實不好守。
“三千人,足夠在短時間內(nèi)以穴攻之計,拿下一城。”
“萬萬不可能拿下三郡之地。”
“那么是......障眼法?”
張淮陽的神情變得嚴肅而專注,像是想通了什么。
小說《抽取天命,氣哭三皇五帝》試讀結(jié)束,繼續(xù)閱讀請看下面??!
點擊閱讀全文